保持天津義務教育全國領先地位
發布時間:2020-04-16 16:29:04 來源:四川招生網 閱讀:2376人瀏覽
近日,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天津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通過實行十項重點任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促進區域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根據《行動方案》,到2021年,力爭5個區率先通過首批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到2022年,全市16個區全部率先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保持我市義務教育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這十項重點任務是:
實施義務教育質量提升項目
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中小學德育創新改革工程。實施智育水平提升工程,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分學科制定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堅持因材施教,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實施學校體育固本行動,確保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優良率達到60%,將運動技能測試納入體育中考。實施學校美育提升行動,使每名學生掌握1至2項藝術技能。實施勞動育人工程,建設2個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每個區至少建設1個區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打造品牌特色。
提升改造中小學C級校舍
對已鑒定為C級的13.9萬平方米中小學校舍進行提升改造,2020年提升改造6.4萬平方米,2021年提升改造6.4萬平方米,2022年提升改造1.1萬平方米。
推進居民住宅小區配套中小學建設
開展居民住宅小區配套中小學專項治理,市級相關部門組成聯合督導組,壓實各區屬地責任,采取“一校一案”的辦法,對在建設、移交、開辦等方面存在歷史遺留問題的30所配套中小學進行專項治理。加大新建居民住宅小區配套中小學建設力度。2020年新建26所中小學,2021年新建19所,2022年新建17所。
提升改造中小學校體育場館
采取改擴建、利用學校地下室改建、租賃校外體育場館(步行10分鐘內到達)、校際共享等方式,補齊210.8萬平方米的中小學體育運動場館缺口,確保全市小學、初中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分別達到7.5平方米以上和10.2平方米以上。
新增中小學教學儀器配置
按照教育部初中物理等6個學科教學裝備配置標準和我市中小學音體美裝備標準,新增配置326.5萬臺(套件)中小學教學儀器。確??茖W、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的演示實驗、動手實驗和實踐調查等開出率達到100%。
加強數字校園建設
到2021年,全市中小學實現高速寬帶接入和無線網絡全覆蓋。推進“教育+互聯網”發展,建立覆蓋義務教育各年級、各學科的數字教育資源體系,構建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智慧教學支持系統,做到“一人一空間,人人用空間”。
補充中小學體育、藝術(美術、音樂)教師
科學核定教師工作量,在核定編制內補充515名中小學體育、音樂、美術教師。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由教育管理部門向符合條件的社會力量購買體育、科技、藝術等相關教育服務。
實施中小學杰出津門校長、班主任、教師培養支持計劃
每年遴選10名左右杰出津門校長、20名左右杰出津門班主任、30名左右杰出津門教師進行重點培養,3年為一個周期。依托“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制定相關政策,培養引進一批政治過硬的教育家型名師、名校長。
加強中小學骨干師資梯隊建設
啟動實施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特級教師訓練營計劃、農村骨干教師專業發展助力計劃。持續實施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鄉村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項目、學科領航教師培養工程。到2022年,市級骨干教師達到1200名,區級骨干教師達到15000名,校級骨干教師達到25000名。
健全結對幫扶機制
支持市教委直屬學校發揮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引領作用,結對幫扶遠城區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做強做優市教委直屬學校與濱海新區已合作建立的學校。支持中心城區與環中心城區、遠城區結成區域發展共同體,實現集群優質均衡發展。推進遠城區區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深化義務教育學校學區化辦學,探索優質公辦學校集團化辦學,切實辦好百姓家門口的每一所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