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美文推薦:狗年別再做一條傻狗了
發布時間:2018-02-28 13:25:56 來源:四川招生網 閱讀:3708人瀏覽
2018年是已經步入第三個月了,今天我們還是照舊的推薦一篇優秀美文,這篇優秀美文的題目是:狗年別再做一條傻狗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和小職來賞析這篇文章吧。
發現自己總是會陷入一種死循環,來往的人反反復復永遠是那么幾個,歌單里反反復復就是那么幾首歌或者幾個音樂人,新年計劃反反復復制訂了依然沒有實施,跨年時的喧囂也許是自己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而曾經那份每逢年末對走進新一年的期待也隨著年歲的增長在一點點地減少。
每一年的開頭我媽都會逼著我做新年計劃,告訴我一定要有計劃地度過這一年。當我在制定自己新年計劃的時候我總是喜歡用幾個詞“一定”、“每次”、“絕不”,這一些詞每一個都認真而又強烈。
當我寫了一個又一個的新年計劃以后,我發現如果一個人在寫新年計劃的時候越不留余地,那么就表明這個人的不確定感越強。
而可悲的是,有時候人又是極易滿足的,在制定新年計劃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了完成了這一切的自己,看到了那時候自己最滿足的笑容,于是完成計劃的快樂就已經被提前透支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到過一個心理學癥狀,叫做“習得性無助”。什么叫做“習得性無助”呢?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的:
把狗關在籠子里,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里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后,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
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呵,真是一只傻狗。可是人偏偏有時候也是這樣。
就像我一樣,呆在自己貌似安逸的現狀當中,曾經想過改變,但每次都被現實和自己不爭氣的惰性打回原形,以至于到每一年的年尾總是被“啊!自己這一年又碌碌無為”的挫敗感所折磨。
在這一年當中,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又是在浪費人生,我也并非不知道一年結束后會如何,我本來可以逃避這些挫敗感和無力感,但我卻總是無所作為。
今年的冬天,有兩款情感類游戲迅速走紅:“戀與制作人”和“旅行青蛙”。
朋友在玩了“戀與制作人”以后開心地對我說:“每一年都定下了一個要脫單的目標,現在終于實現了?!?/p>
在“戀與制作人”里交一個男朋友,在“旅行青蛙”里養一個蛙兒子,這讓人們的內心迅速得到了滿足,我想,也許這就是為什么這兩款游戲能夠在一個月內分別沖到游戲下載榜和話題榜的首位了吧。
它們就像是安慰劑一樣,一定程度上暫時治愈了人們的“習得性無助”。人們反反復復定下的目標一下子就被“自欺欺人”地實現了。
其實仔細想想,從小到大很多女生一定接觸過不少這種類型的游戲,比如:4399游戲里面的“皇后養成計劃”、橙光游戲中的諸如“丑女逆襲記”、“重生之逆襲娛樂圈”等等。
這些游戲都有一個共同點,里面都一定有一個環節是為了達成某一個目標而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計劃。人們在玩這些游戲時都本能地將自己代入了角色當中,現實中需要自己費大勁才能夠完成的目標。
在虛擬的世界里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夠完成,人們通過虛擬的世界找到了一種廉價的替代品,得到了一種實現計劃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其實說白了,這和買書也是一個道理,買書的時候總是想著自己會花多少時間看完這本書,這時候我們的心理已經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即使最后這本書早就被我們不知道遺忘在哪一個角落,但那一種成就感其實我們早就已經感受過了。只是這一種暫時性的成就感并不能給我們帶來實際的關懷,到最后我們依然會感到迷茫挫敗。
即便新年計劃總是很難實現,但新年計劃依然還是要有的,因為如果我們不曾用力地宣布自己充滿力量和勇氣,如果沒有了這些對新一年的期待,如果沒有了這些最初的傻兮兮的沖動,我們還會有可能去開始做一件事情嗎?
畢竟在年初的時候有一個嘗試努力把生活過好的自己也不賴,不是嗎?
如果你還沒有想好自己今年的新年計劃是什么,雜貨鋪可以給你一個小小的建議。今年的新年計劃就是:努力完成去年的計劃,不再做一條傻狗啦!
